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3月29日 9.9°C-15.3°C
澳元 : 人民币=4.71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戳破关系的迷雾: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达到这种关系

2018-07-24 来源: 武志红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戳破关系的迷雾: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达到这种关系 - 1

作者 |武志红

一位企业家,事业有成,性格霸道。作为地道的霸道总裁,他喜欢上了自己一位下属,可一再被拒绝。

这对成功又自恋的总裁来说,实在是不寻常的经历。

他难以忍受“见而不得”的痛苦,于是找我来做咨询,状态看上去很消沉。

因为被心爱的女孩拒绝而落寞,这可以理解。

但诡异的是,他在给我讲述这件事时,我却忍不住想笑,并且还是带着点开心的那种笑。

作为咨询师,这种时候,我需要区分,这是我的情感,还是我捕捉到了他的情感。

而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同样的喜悦又出现了几次,由此我断定,这是他的感受。

于是,我告诉他:你遭遇了一件伤心事,你表现得也非常落寞,可你给我讲这件事时,我多次感觉到了喜悦……

话音未落,他就开心地笑了,在接下来的咨询中,他又多次笑了出来。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被心爱的女孩拒绝,他反而会开心呢?

我们就此进行了讨论,最终的结论是:作为性格强势的成功人士,他长期生活在“全世界我最大”的错觉中。

当这个女孩坚定地一再拒绝他时,他才意识到,他并非是世界的中心,在他之外也有别人存在。

当真切体验到有别人存在后,他的自恋虽然受到打击,但同时也发现,自己没那么孤独了。

并且,他真切感觉到,女下属虽然坚决拒绝了他,但对他是尊重而友善的。

戳破关系的迷雾: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达到这种关系 - 2

因为这个故事,我想出了这样一段话:

“我”并不想活在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世界中,那样太孤独了。

“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善意的“你”,当确信“你”存在后,我就可以放下防御,把“我”交给“你”。

同时,“我”惧怕的是,在“我”之外,还有一个敌意的“它”。

如果是这样,“我”就不能向“它”低头,而如果被“它”逼迫而低头,那就会产生巨大的羞耻。

熟悉我文字的朋友一看就知道,我使用的是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我与你》中的话。

这段话还可以这样表达:

自体一直都在寻找客体,“我”一直都在寻找“你”。

这里的“我”或者“你”,是种抽象的概念。

所谓“我”,就是一个人的内在世界,

所谓“你”,可以理解为整个外部世界。

而这个外部世界,还可能是敌意的“它”。

一个人把外部世界感知为“你”,还是“它”,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关于“我与你”

chapter 01

马丁·布伯被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最重要的著作就是这本《我与你》,足见此书在哲学史中的地位。

我们来谈谈书的内容。

人们说的最多的一个字是“我”,而“我”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必然呈现出了关系——“我与你”或“我与它”。

当说“我与你”时,“我”与“你”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亲近无间的,中间没有中介物,相当于“当面对证”。

“我”带着自己的全部存在与“你”的全部存在相遇,这里的“你”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棵树,一本书,是当下的生动和真实。

而当人们说“它”、“他”或者“她”时,对方并不是直接呈现在“我”的面前,中间有人为的转述和加工,有想法和经验的阻隔。

而“我”也不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有很多隐瞒和保留,带有明显的企图。

马丁·布伯称之为“想法的灌木丛”。

戳破关系的迷雾: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达到这种关系 - 3

北大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讲过一个故事。

他上课时,有位学生每次必定坐在第一排,对他的授课频频点头微笑,于是,他对这个学生产生了好感,常会在课上课下和对方探讨一些问题。

就在他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可造之才”时,对方提出了一个请求,说自己正在申请美国常青藤名校,希望钱教授可以帮忙写推荐信。

钱教授欣然答应,可是就在他把推荐信交给那个学生后,这个学生就此消失了,再也没来找过他。

钱教授顿时明白了这个学生与他建立链接的目的,他将这种人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个故事中,那个学生与钱教授建立的链接,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功利性。

目的达到后,链接也就断了,这也就是马丁·布伯所说的“我与它”的链接。

在这种链接中,“我”与“它”是二元对立的。

“我”独立于世界之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实现目的的工具。而至于对方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和反应,“我”毫不在乎。

人不可能毫无功利性,就拿高考来说,大家都希望能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因此,学生与教材的链接就是“我与它”的链接。

无怪乎考试一结束,很多人就会把教材撕得粉碎,或烧成灰烬。

戳破关系的迷雾: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达到这种关系 - 4

不过,我们与真正热爱的事物之间,却是“我与你”的链接。

正如马丁·布伯说,“我与它”所反映的是一个经验世界,而“我与你”却塑造了一个关系世界,“我”与“你”比肩而立,心神交汇,休戚与共。

忙着链接,未必相遇

chapter 02

有快递员给我送了份快递,他走之后,我发现尽管事情刚发生,但他的样子已非常模糊。

因为,我和他没有真正相遇。

对我而言,见面那一刻,他只是一位快递员,满足了我当时的一种需要,我没有拿出我的全部存在去碰撞他,他对我而言自然就很模糊。

马丁·布伯说,一切真实的生活,都是“我与你”的相遇。

这时,“我”与“你”之间没有概念体系,没有先验知识,也没有幻觉想象,此间,连记忆本身也转换了模样,从碎片变身整体。

有天早上,我在书房里整理书稿,我的猫阿白爬到我腿上。

由于它的毛会粘到裤子上,以往我会把它抱回到地上,可那天我突发奇想:就让它进行下去吧。

于是它安然地趴在我腿上,我默默地看着它,突然感觉有什么奇妙的东西,在我和它之间发生了。

过去,尽管阿白的样子很清晰,但我与它仍然是一种需要与被需要的链接,我喜欢它的可爱,它也一直扮演着可爱。

而那一刻,我忽然触碰到了阿白的存在——全然存在。

过去大多数时候,我与阿白都处在“我与它”的链接中,我的头脑不间断地对阿白做出评价。

比如它爬在我的腿上时,我会评价“裤子粘上猫毛不好”,并因此把阿白抱下去。

强行介入这种链接,同时也切断了彼此之间的能量流动。

戳破关系的迷雾: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达到这种关系 - 5

人的头脑总会专注于评价,在这样的链接中,人其实是活在概念中,并没有活在生活里。

在我看来,为人处世的关键不是头脑有多聪明,而是要让封冻的能量流动起来,它自然也会指引你走向归途。

心理学家邬斯宾斯基在临终前说:“靠头脑什么也发现不了”。

而马丁·布伯一针见血地指出,要建立“我与你”的关系,必须远离“想法的灌木丛”。

鲁米有一首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我与你”的相遇:

有一片田野,

它位于是非对错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里等你。

当灵魂躺卧在那片青草地上时,

世界的丰盛,远超出能言的范围。

观念、言语,甚至像“你我”这样的语句,都变得毫无意义可言。

“野心”,更要有“良心”

chapter 03

在马丁·布伯看来,每个人都生活在双重世界中:“它世界”和“你世界”。

这两个世界是能彼此切换的,然而“它世界”的牛人,到了“你世界”有可能风光不再。

拿破仑在“它世界”中是一代枭雄,当他遭遇滑铁卢才感叹道:“我就是一座钟,静默存在,却不懂自己。”

而梭罗在“它世界”中默默无闻,但后来在“你世界”中,却被后人顶礼膜拜。

为了自身的生存,我们要心怀“野心”,犹如章鱼般通过竞争将自我伸展,延长自己的触脚,去建立各种各样的“我与它”的链接。

但饱满的链接也必然充满攻击性,甚至有利用、诱骗、私心与嫉妒。

缺乏“野心”,不伸展自我,人活得憋屈;

而任由“野心”膨胀,一味扩张自我,有失为人之道。

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戳破关系的迷雾: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达到这种关系 - 6

我的南极之旅,让我找到了答案。

当时我们几个人乘坐橡皮艇,在壮观的冰山下巡游。看着飞鸟翱翔的身影,我的心突然有所触动,然后,我安静了下来,而周围的世界一下子鲜活起来。

就在那几个小时,我完全敞开了自己,感受到了灵魂的富饶。

几位同行的团友说:“武老师,你怎么突然间显得神采焕发?”看来,人一旦进入“我与你”的关系,就会产生明显的变化。

生命是这样的过程:人,本是“它世界”中一个孤独的能量体,需要在“你世界”中借助镜子,照亮自己,当能量彻底被照亮后,就会开悟。

而“野心”与“良心”的关系也是这样。“野心”在“我与它”的层面,“良心”在“我与你”的维度。

没有“良心”的“野心”是丑恶的、被诅咒的,但如果“野心”能够在“我与你”的维度上被“良心”照亮,它就能受到祝福。

俗人与脱俗

chapter 04

我很喜欢鲁米的这几句:

你生而有翼

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行

形如虫蚁?

何为“虫蚁般的匍匐”?就是处在“我与它”的链接中。

马丁·布伯说,在“它世界”中,人是以“自有生命体”出现的,而在“你世界”中,人则变成为“人格体”。

“自有生命体”就是凡俗大众,而“人格体”则是超凡脱俗的人。

不过,没有人是纯粹的人格体,也没有人是绝对的自有生命体,每个人都会有突出的倾向。

如同马丁·布伯认为的,世上没有两种人类,然而人类却有两极。

在一些关键时刻,例如恋爱婚姻、养育孩子时,我们需要抛弃目的性和功利性,以“人格体”去建立“我与你”的关系。

戳破关系的迷雾: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达到这种关系 - 7

王小波和李银河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

王小波第一次看到李银河,两人聊了很久,突然王小波问她:你有男友吗?

李银河回答:没有。

“那你看我怎么样?”王小波就这样俘获了李银河的心。

我读过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觉得那是最好的文字,比他最引以为傲的小说还要好,因为那文字中的心性太真实了。

看重对方的心性而非其他,只有在“我与你”的相遇中才能发生。

真爱,必然发生在“我”与“你”的自发反应中,反之则会成为悲剧。

一位女士回忆她十几年的婚姻时说,在这场婚姻中,她每天都拼尽全力,不是讨好丈夫,就是反省自己,但爱却依然渐行渐远。

太使劲的婚姻不是相遇,而是遵循着这样的逻辑:

我向你展示,我是好的;

而你必须给出证明,让我确信,我是好的;

否则,我就觉得自己是坏的,转而觉得你也是坏的。

而在爱的相遇中,应该是:

我觉得我是好的,所以无需证明;

我对你好,但不期待你如何回应我,也不控制你。

如同纪伯伦说的:“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对爱而言,爱已经足够。”

戳破关系的迷雾

chapter 05

在马丁·布伯看来,只要存在预判和期待,构建的就是“我与它”的关系。

但如果有个崇高目标做前提呢?比如我想构建一个真善美的世界,于是强行把你拉进这个世界里?

这一样是“我与它”的关系。

即使嘴上说着“我爱你”,但只要心里有预判和期待,就是“我与它”的关系。

有人在恋爱中,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就上升到“你爱不爱我”的高度,但根本上是,是希望能控制对方。

我们总是用“爱”作为掩饰,进行控制、利用甚至剥削。

戳破关系的迷雾: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达到这种关系 - 8

作为中国的心理工作者,我探索的主要是中国式关系,这其中也有很多迷雾。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在为关系中的“强加”去正名。就拿“听话教育”来说,父母有时候甚至没有理由,只因为“我是你父母,所以你要听我的”。

理想的家庭结构,可以归结为一句:夫妻关系是定海神针。

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应该排在第一位,亲子关系则排在第二位。

夫妻关系深厚,他们经常能达到“我与你”的维度,相反,有问题的家庭总是处在“我与它”的关系中。

在一些父母普遍的意识中,亲子关系才是第一位的,而他们所谓的亲子关系,也不过是高高在上的控制和管教。

同时这些家庭中,夫妻感情普遍不好。

一个婴儿的出生,本是来拯救家庭的——成年人已经被切断了感觉,只剩下僵化的头脑。

此刻我们有了向孩子学习的机会,然而,我们总将婴儿弄得和自己一样,匍匐前行。

忠于“我”,才能遇到“你”

chapter 06

最好的关系是,我没有失掉我的主体性,你也没有失掉你的主体性,彼此都能绽放,与其他能量建立链接,并将这份链接上升为“我与你”的相遇。

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3岁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

“可你又看不到我。”阿姨回应说。

“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对于幼童来说,没有回应之地就是绝境。有了回应,就有了光,进入了“我与你”的关系。

一个人的生命是否丰盛,关键在于,他与其他存在是否具有活生生的关系,是否生活在生活中,而不是僵化的概念中。

最后,我想以马丁·布伯在《无声的问题》中的一段文字,作为结尾:

你必须自己开始。

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

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

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

那么对你来说,

生存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 以上节选自武志红为马丁·布伯的《我与你》所作的导读。

作者 | 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畅销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等,销量达百万册。微信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微博:@武志红。

戳破关系的迷雾: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达到这种关系 - 9

《我与你》

马丁·布伯

文末福利

悄咪咪说一句~

我们公众号【武志红读书会】

每周都在给大家发福利。

这周准备了50册《我与你》免!费!送!

二维码放在下面啦,

大家赶紧扫码过去,

回复【赠书】就可以参与啦~

去领取呀~

戳破关系的迷雾: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达到这种关系 - 10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