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3月29日 14.5°C-17.2°C
澳元 : 人民币=4.7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自动驾驶要「去概念化」

2018-04-24 来源: 张嫣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点击关注36氪,置顶公众号

专业的行业新闻及深度报道,不容错过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自动驾驶要「去概念化」 - 1

“你现在有多累?”

“太累了,我现在都住在公司。”

文|张嫣

4月23日下午,小鹏汽车G3国内首秀发布会上,董事长何小鹏如是说,“造车,讲很容易,做很难。”目前他要做的是,让自动驾驶在小鹏汽车上“去概念化”,逐步实现2.5L、3L、3.5L自动驾驶。“我们选择了一个很苦、但是很稳健的道路。”

即将交付给消费者的G3,是一款实现2.5L自动驾驶级别的车型,“没有100%对标的车型,接近对标的可能是model 3。” 这款车的价格区间在20万-28万,将于4月26日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首日启动预定,并在年底前完成交付。

G3的价格显然比最近某家友商发布的价格高出不少,但何小鹏说:“造出一个拼价格的电动汽车,最多在今天赚点眼球。”

根据何小鹏的表述,G3已经实现了设计、续航里程、工艺以及供应链的四个升级。除了设计与续航是较为直观的感受,工艺以及供应链是“软实力的升级”。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自动驾驶要「去概念化」 - 2

此前的小鹏汽车,一直是贴着“速度快”的标签。

团队方面飞速扩张,2017年原京东高级副总裁、宝洁大中华区美尚事业总裁熊青云,原一汽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明辉,原特斯拉人工智能梦之队核心专家谷俊丽等相继加盟。此外,小鹏汽车已拥有近千名员工,产品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0%,预计2018年还会迎来近2000名新员工。

产品方面,从小鹏汽车2016 年 9 月发布 Beta 版样车并首次试乘试驾,再到2017年7月首家获得国家工信部产品资质公告,到10月实现首批量产车在郑州成功下线;再到经过迭代后的G3,在美国CES展上亮相,只有1年半的时间。

但在交付环节即将到来的时候,何小鹏现在说,要慢下来,而“慢就是快”。

此前,首批1.0量产车分批交付给了小鹏汽车近200位员工,累计测试里程近500万公里,并在黑龙江黑河、新疆吐鲁番、青海格尔木完成了近万小时高寒、高温、高原测试。但并没有向消费者市场销售。

对此,何小鹏曾表示:“消费者绝不应该是我们的首批用户。”而在交付消费者上市车型之前,小鹏汽车要首先完成对产品的充分使用和体验。“到今天没有一家能够规模交付,就是因为规模交付的能力比想象的要求更高。”何小鹏表示,年底,头部的几家——包括小鹏汽车在内,会进行小范围的交付。

而在北京车展之前,1.0版本刚刚完成了“长途跋涉”,也成为了首个实现了长途自驾的新造车企业。

经历2338公里,小鹏汽车1.0从广州出发,途经长沙、武汉、郑州等城市,车展前顺利抵达北京。“我们之前还有点担心,特意弄了一个充电车。但发现完全没必要。开到一半就让充电车回去了,并且一路顺利开到了北京。”

在自动驾驶新技术方面,G3的一个亮点则是“自由泊车”功能呢。整车前后或左右各留有不小于40厘米空间,G3就可以实现钥匙和语音操控的全场景车位识别,并无需人工介入进行全自动泊车,并具备常用车位记忆。

小鹏汽车的希望是:让自动驾驶功能“去概念化”——换言之,落地。

“我们要做一个很大的自动驾驶测试团队。”何小鹏如是说,“仅自动泊车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讲自动驾驶的很多,但是真正推出落地并且让人真正去用的基本没有。”

“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必须可靠。”在发布会后,他与身边的记者再次强调这个话题,“我们做产品的人,如果有人因为自己的产品受到了伤害,是会非常非常痛心的。”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自动驾驶要「去概念化」 - 3

整理自4月23日下午对何小鹏的采访:

Q:您认为G3对标的车是什么样的?

何小鹏:小鹏汽车G3没有在中国找到对标车型,接近对标的可能是model 3,因为从视觉体验和互联网自动驾驶能力上比较接近。

Q:自由泊车的准确率目前是否能做到100%?如果不能的话,出现了问题,比如刮蹭,最终责任如何划分?

何小鹏:今天早上我跟朋友聊天说“我们要做一个很大的自动驾驶测试团队”,中国讲自动驾驶的很多,但是真正推出落地并且让人真正去用的基本没有。

这个问题的核心点是,第一,自动驾驶多好用;第二,安全可靠程度,这是个很大的挑战。我最近和自动驾驶测试团队去聊,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自动驾驶测试人员是有风险的,他们测试时,明明时速50公里应该减速了,然后出现了一个bug开始加速 ,如果撞到是一个很大的风险。这里需要有大量的仿真测试和真实现象测试,把各个场景测试出来。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说二级自动驾驶应该从相对低速的场景开始,风险性相对会小很多。

小鹏汽车在自动泊车目标上是接近80%的场景覆盖率,其中有几种场景是最主要使用的,所以从使用率来看我们希望达到90%以上。

有个别场景,我们认为没有安全可靠能力的时候,就会把自动泊车关闭掉。但是这个无法识别的场景,我们会将数据同步到云端,下个季度用户有可能会发现有些场景能够完成自动泊车了。这是我们跟所有整车厂都不一样的,是很互联网的做法。

里面可能会碰到擦擦碰碰的状况,怎么解决?今天我们还在思考这个事情,后续会有更多透露的信息。

Q:今天讲AI Car,一方面要求在技术上有很多新突破,另一方面,产品面向市场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性价比的问题。小鹏汽车AI或者相关技术研发在成本中的结构是怎样?比如小鹏总会不会跟谷总(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谷俊丽)商量一条红线,如果超过这条红线了就缩减研发投入?

何小鹏: 我们都希望在研发方面多些预算。从我的角度来看,智能化既然是我们的战略,一定不能把价格打低。

举个例子,我们原来用的自动驾驶控制器刹车体系是另外一家很棒的厂商,但是它的线控刹车有轻微的概率会出错,延时或者不成功。在你自己开车时不会有这种感知,因为你是用脚刹的,但是自动刹车时会有很大的问题。真正要把智能化做好,在这条线上要找更好的合作伙伴,价格一定贵一些。但是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安全、可靠性做好,我们做完第一代以后非常清醒,在能够保证自动驾驶互联网继续升级的情况下尽量控制成本,但是有很多成本是不能省的。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自动驾驶要「去概念化」 - 4

Q:小鹏汽车在接下来阶段会不会改变汽车零售渠道和原有的经销商体系,比如考虑电商手段?

何小鹏:你讲的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小鹏汽车一直在探索。汽车电商领域有些人也在做,他们在以前的年代已经做了很多探索。但是抱歉,我今天还无法透露具体打法,但是可以讲讲思路和操作逻辑:

第一,以前没做好这件事情的一个原因在于,以前以4S店为销售模式,一是怕价格冲击,二是数据很难闭环。4S店虽然会产生一些数据提供给主机厂,但事实有很多数据是加了噪音的。所以我们肯定会在新零售上自己分析这个数据,因为自由数据没有噪音。

第二,汽车跟商品不一样,汽车是个巨大的商品,从了解、到试驾、到决策购买是三个逻辑,跳过中间的逻辑的转化率接近为“0”。所以要把中间两个效率提高的核心点,是如何从了解到愿意试驾,以及试驾到愿意购买。我们会在里面探索新道路,明年会分享我们探索出来哪些坑走不通、有哪些坑走出来了。这件事情不会一两年就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Q:国际上有很多大企业在这方面深研很久,投入巨大的资源去做这个事情。而中国的路况比较复杂,从技术上来看,开发自动驾驶是否比国外更困难一些?另外,是否有技术研发时间进度表,到什么时间实现什么技术突破?

何小鹏:我听说特斯拉之前来中国做自动驾驶的路测,是凌晨几点在北京选了一条康庄大道,那当然开得很好了,因为那个时间北京的路况挺好的,路宽,路灯又好,还没车。

今天全球领域的自动驾驶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前沿式的自动驾驶,比如Google、百度的Apollo、Xavier的模式,它们是比较前沿性的。自动驾驶真正从产学研的研究到最后的产业落地需要很长的时间轴,有些甚至要10年以上。我觉得这里面走得最快的是Xavier。但从运营效率来看,这类公司的商业效率是很差的,因为这个系统很贵、赚钱很少。

第二种是真正往L3去做的,在中国我还没有看到一家真正的厂商推出自己的L3,今年开始有一些公司有计划合作去做出来。奥迪原来说A8要做L3,我很想买,但是它在中国和美国都没有推出自动驾驶版,欧洲应该也没有推出。因为有人跟我说在测试中间发现非常多问题:比如各个国家的政策不一样,各个国家的马路也不一样。

我们走的路不一样,我们这款是L2.5,下一款车是L3,再下一款是L3.5,同时会做一个L4的。

小鹏汽车在招人时发现没有一家竞争对手做跟我们类似的事情,要不是在做L4级的,要不都在做集成式自动驾驶。而小鹏汽车会把每一级自动驾驶都做,这样才懂硬件、软件、用户体验,我相信是不可能跳跃的,如果不做二级自动驾驶,怎么可能跳去做四级自动驾驶?生命的风险应该是所有创业者必须放到非常重要位置来考虑的,应该扎扎实实,不要一味追求速度。

我们选择了一个很苦、很稳健的道路,我们现在所做的是L2.5、L3,马上开始L4,都是分阶段走、分阶段实施的过程。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自动驾驶要「去概念化」 - 5

Q:关于《一路向北》的活动特别受关注,小鹏汽车最初为什么想做这个活动?在过程中是否遇到一些困难?怎么解决的?

何小鹏:我们一直觉得将来这个车能够交付要有一个长线的价值能力,长线的价值能力包括两种,一种是充电,长途开,第二种是安全可靠性。其他大部分车是在城市里面的车和测试环节的车,很少有人连续开着我们的车走这么多公里,这是我们要走的路,做了特别多的充电的预案、安全的预案,但过程非常顺利,让我很惊讶,特别是充电,当时我们还配了一台充电车,后来发现没有需要,中途让它开走了。这个事情让我们有很大的振奋,就是我们的车能够长时间、高速的在不同的环境下去开,在1.0已经做到了,2.0比1.0要好百分之几十,测试了更多里程,更有信心交付给我们的内部用户、交付给我们的朋友。因为最开始是朋友圈,然后再到公众。

小鹏汽车是整车厂的逻辑,整车厂一开始就是交付几百台或者一千台给内部同事,一定要经历过这个过程,它们也在经过长途的各种各样测试。我认为这个测试不光不应该减,而且还要加,才会让你更有信心。我们是在这上面做加。

Q:年底时要完成用户车辆的交付,目前量产的工厂筹备情况怎样?

何小鹏:工厂现在的推进速度是非常顺利的。工厂是我们和海马一起投资,下半年出交付产能问题不大。所有新造车势力担心的都不是产能问题而是品质问题,品质关过了才是销售的难度。产能不是很大的挑战,关注在品质。您的第二个问题是?

Q:如果是订单化生产的话,交付周期是多少?

何小鹏:我看到特斯拉有两个问题,第一,过早的全球化和过多个性化,导致它的生产效率很低,这是个非常大的问题。第二,在工艺上做了太多创新,工艺上的变化创新导致生产效率在刚开始都是下降的。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个人认为中国新的整车厂前期是订单,我不太愿意接受一个订单很久后才交付,所以我什么时候开发布会就离交付很短的时间了。因为我们不会有4S店的模式,我期望的模式是提前生产一些,我们不会让这个单非常个性化,相对收敛才能够把品质做好、把规模化做好。特别对于一家新公司来说,太个性化的话每一款的量都很小。整车厂的量到了4S店,它们比我们快,但我们比其他新造车势力要快,我们属于这中间。要跑一下才有具体的数据告诉你。刚开始等的时间可能会稍微长一点,但是我们会很快在1个月到几个月之内拉起来,这是最好的,但今天不敢非常确定这个事情。

Q:用户如果有购买小鹏汽车,会提供哪些服务?

何小鹏:我们基本会将维修、保养、充电在这个区域内全做,全做的方式有些是自营,有些是合作。二级的维修基本都用合作的方式。对于自动驾驶的方面、电的方面,每个城市会建立大的综合服务中心解决复杂的维修保养体系。将来是个组合体系,我们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了。

Q:投入占比大吗?

何小鹏:对所有新造车势力来说这个投入占比都不小,但这是前几年必须要投入进去的,对我来说这叫基础建设费用,基础研发费用、基础销售网络、基础维修网络都属于基建,这个基建跟车不能绑在一起,否则这个车太重了,一定会有大投入。很多整车厂会进入像我们及一样的模式,网络成本是很高的。

Q:前两天看到友商发布了它们的量产车,而且价格很低,有人说“这是新造车势力价格战的开始”,您怎么看待这个情况?另外,您是互联网出身,互联网有一个很著名的打法是“硬件免费,通过软件或者数据来赚钱”,您觉得汽车有可能实现这种玩法吗?

何小鹏:我一直说只造出一个拼价格的电动汽车,最多在今天有点眼球,明天是很难的,因为越来越差异化。我从头到尾都说这不是我想做的事情。我是在AI汽车下想把性价比做好,因为价格做得很低,一定会在某些方面有损失 ,事物是平衡的。

关于硬件免费的问题,我有一个外国供应商哥们跟我说“中国互联网硬件厂商跟我说汽车和其他设备不要钱,是送的,然后收会员费,你怎么看?”我说“哥们,那不是互联网厂商”。

Q:未来小鹏汽车的发展过程,除了自动驾驶以外,是否规划了其他科技方向的研发?

何小鹏:我们认为汽车智能分为车内智能、车身智能、车外智能,自动驾驶只是车身智能的一部分,我们将来肯定会做很多智能化,但是要想做好智能化需要很多人跟很长时间,明年、后年大家会看到越来越多,有一些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升级做到,有一些在下一款车才可能做到,因为硬件要变化。

回答是“我们肯定会”,但什么样的时间点、什么样的节奏来做,等我们做的时候再跟大家宣布。小鹏汽车不仅仅想做成一个汽车制造厂。

Q:请您描绘一下未来3年后、5年后、10年后的小鹏汽车。

何小鹏:10年后我们肯定从汽车制造变成出行,3年后的核心点是能够每一年出一款车,把车的品质造好,把特色的自动驾驶跟互联网能力不断延伸上去,最重要的是这个。然后把组织体系建好,把销售网络建好,把供应品质做好,这都是我们在3年内的核心。

守正出新首先把正的东西做好品质,出新就是能够按照我们的想法、按照我们的技术路线往前走。但是哪一年出什么样的观念、哪一年出什么样的能力,根据我们的技术路线走。今天我们想做到的能力可能要到2年后、3年后才能出来,所以我们这个阶段出一个阶段性的,下一段出一个阶段性的。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自动驾驶要「去概念化」 - 6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